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林业   277篇
农学   669篇
基础科学   140篇
  260篇
综合类   2062篇
农作物   549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301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旨在研究藏猪对饲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及其与粪便细菌的相关性,探索藏猪具备较强纤维降解能力的潜在因素。采用消化试验测定150 d放牧藏猪、舍饲藏猪和商品猪(杜×长×大猪,DLY猪)对饲粮纤维的表观消化率。采集粪便样品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测定粪便细菌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获取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与粪便中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藏猪对饲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在放牧藏猪、舍饲藏猪与DLY猪粪便细菌中共鉴定出15个门、26个纲、48个目、87个科、190个属、419个种。放牧藏猪粪便细菌中有1个门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3个属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与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3个种(Alloprevotella ravaFibrobacter intestinalisSuccinivibrio dextrinosolven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藏猪与DLY猪(P<0.05),并与饲粮纤维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放牧藏猪具备较强的纤维消化能力,这种能力与粪便中的纤维降解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2.
旨在构建鸭肠炎病毒(DEV)UL41基因缺失毒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以克隆有DEV UL41基因的重组黏粒D1为骨架,利用Red/ET重组技术构建缺失UL41基因的重组黏粒D1 dUL41;将UL41基因缺失重组黏粒D1 dUL41与其他4个克隆有DEV基因组片段的亲本黏粒共转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拯救获得UL41基因缺失毒株rDEV-SD19/dUL41。将该基因缺失病毒感染DEF后,提取病毒基因组进行PCR鉴定及测序,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该病毒感染细胞中UL41基因表达情况;绘制拯救的基因缺失病毒的生长曲线,分析其体外复制特性。PCR及测序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缺失UL41基因的重组黏粒D1 dUL41。将该基因缺失黏粒与其他含有DEV基因组的亲本黏粒共转染DEF后能够产生典型的蚀斑病变。PCR及测序结果显示,UL41基因成功从DEV基因组中缺失;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发现,基因缺失病毒rDEV-SD19/dUL41感染DEF后,未见UL41蛋白表达。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EV UL41基因缺失病毒。体外生长曲线显示,rDEV-SD19/dUL41在DEF中的复制能力明显低于亲本病毒,提示UL41蛋白在DEV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UL41基因缺失DEV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UL41基因在DEV感染和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3.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树种适应生境能力与水平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树植物的器官形态变异反映了它们对于不同潮间带生境的适应能力,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杯萼海桑、海桑、正红树属于适应潮间带生境能力强的种类,木榄、海莲属于适应潮间带生境弱的种类。适应能力强者在低、中潮滩组建群落,适应能力低者在高、中潮滩组建群落。随潮间带淤积升高,适应能力强者不断向外占领裸滩,适应能力弱者不断侵入适应能力强者的迹地。  相似文献   
114.
不同产区板栗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致病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北京、山东、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等板栗主产区的腐烂栗实中分离出146个分离物,经鉴定归属于11个属。不同产区栗实的自然带菌情况各异,带菌量和带菌种类有所不同,南方板栗产区的病原菌种类多于北方产区。回接实验研究了其中分布较普通的6个属优势菌的致病力,表明不同菌的致病力强弱有较大差异,在相同培养条件下,Rhixoctoria使种仁的发病程度最严重,致病力最强,Penicillium sp.的致病力最弱。不同接种方式对种仁侵染率的影响不同,种仁有伤接种的侵染率最高,达90%以上,而种皮接种和无伤滚动浸涂接种则不会使种仁发病腐烂。研究中还发现,不同病原菌所致板栗腐烂的病斑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5.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生根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生根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表明,不同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主根总数及主根总长等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培不同时期主根总数、主根总长的广义遗传力在0.657 0~0.691 1、0.617 5~0.785 9之间,表明这两个生根性状在无性系间具有稳定的遗传变异,且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采用50~150 mg/L ABT溶液预处理对各无性系诱导根平均根数和平均长度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以50 mg/L ABT溶液预处理后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16.
竹炭吸湿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箱式电阻炉和土窑烧制的竹炭,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竹炭吸湿性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1)500℃、600℃、800℃和土窑(二)的竹炭其吸湿性与温湿度有较显著关系;而700℃竹炭和土窑(一)竹炭的吸湿性与温湿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在一定温湿度范围内,湿度对竹炭吸湿性的影响比温度显著.(2)不同炭化温度之间的竹炭其吸湿性不同.800℃的竹炭其吸湿性最大,其值为11.5%,500℃的竹炭最小,其值为8.6%;600℃的竹炭8.8%;700℃的竹炭为11.3%.(3)不同土窑的竹炭其吸湿性有显著差异.土窑(一)和土窑(二)的竹炭吸湿值分别为9.8%和6.4%.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研究了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3种抗生素对火炬松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孢霉素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羧苄青霉素最有利于芽的分化,氨苄青霉素降低了不定芽的生根频率。所有试验的3种抗生素提高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芽再生,但降低了芽的生根频率。这些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优化火炬松遗传转化体系有重要作用。图3表4参25。  相似文献   
118.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无性系生长及分枝习性的遗传变异*何贵平陈益泰关志山封剑文蔡宏明伊加生关键词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重复力遗传相关近10年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无性系的研究在我国有了长足的进步[1~5],各地均有较多...  相似文献   
119.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hade on morphology, growth a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Picea sitchensis, Larix × eurolepis and Thuja plicata,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the open or under shadehouses providing 25%, 50% and 75% reductions of full-light for two growing seasons. For mos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ssess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species and shade indicating that the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to changing shade treatments were not species-dependent. After two growing seasons the mean height increment for the three specie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25% (76.1 cm) and 50% shade (74.9 cm) than in the open (69.5 cm). Root collar diameter increment, shoot, root and total biomas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shade while the opposite was true for the height:diameter ratio. In both western red cedar and hybrid larch the shoot:root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shade while in Sitka spruce this characteristic was not influenced by shade. While all species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pecific shoot areas in 75% shade than in 0% shade, this trend wa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hybrid larch. In hybrid larch and western red cedar, the normalised specific projected shoot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shade. The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Sitka spruce. We conclude that in the main the species studied demonstrated similar shade acclimation responses despite their reported differences in shade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20.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解磷细菌,经过筛选获得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ZB0211,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对这株解磷菌进行最适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10g·kg-1的蔗糖最佳,氮源以1g·kg-1NH4Cl最好,10g·kg-1NaCl浓度为最适生长浓度,最适初始pH值为7 5。同时进行的解磷能力实验也表明pH值、菌数与解磷能力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